购彩 - 购彩
购彩2024-03-14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迁址后将重新开放******

  中新网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申冉)30日 ,迁址后的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下文简称纪念馆)经过维护修整 、展陈布置 ,即将以全新面貌与公众见面。据悉 ,改陈后 的纪念馆基本陈列共展出文物藏品164件(套),其中40多件为首次展出 。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迁址后将重新开放 。 钟山风景区供图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迁址后将重新开放 。 钟山风景区供图

  据孙中山纪念馆副馆长鄢增华介绍,孙中山纪念馆原本位于南京中山陵以东的藏经楼(藏经楼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之一 ,建于20世纪30年代,1987年藏经楼被改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其基本陈列《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自2006年至今已有16年之久,在陈列内容、展示手段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提升。“同时,纪念馆原来的地理位置偏僻 ,游客量少,建筑年代久远 、亟需整修 ,海内外各界人士包括全国 、省 、市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 ,都曾提出搬迁孙中山纪念馆的意见建议 。”

  “2021年8月 ,‘孙中山纪念馆搬迁及重新布展工程’获批复同意 。根据方案 ,纪念馆由原来的藏经楼展馆,搬迁到现嘉麟楼展馆 。”鄢增华告诉记者 ,嘉麟楼位于中山陵墓中轴线博爱坊东侧80米 ,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 。“当时预计 ,重新布展后,纪念馆展陈面积将由原藏经楼展馆550平方米(仅展出图片130余幅 、文物藏品60余件)增至嘉麟楼展馆2700平方米 ,展线达480米 ,可以显著提升纪念馆自身软硬件设施条件 。在展馆搬迁后 ,藏经楼也将作为孙中山纪念馆文物史料保管中心,继续发挥其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的文物展示与活化利用功能作用 。”

迁址后 的纪念馆馆址为嘉麟楼,位于中山陵墓中轴线博爱坊东侧80米 ,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 钟山风景区供图迁址后的纪念馆馆址为嘉麟楼 ,位于中山陵墓中轴线博爱坊东侧80米 ,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钟山风景区供图

  据介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团队作为整个工程的建筑维护设计团队,遵循“最小干预 、延续文脉” 的原则 ,整合嘉麟楼原本较为松散 的建筑体量成为一个完整 的形体 ,与中山陵主体风格和色调保持相对统一 ,再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提升 ,使嘉麟楼更加符合中山陵片区 的建筑特点和风貌环境 ,实现了“质朴隽永、庄重典雅 、馆陵一体” 的效果。

  “改陈后 的孙中山纪念馆基本陈列名称仍为《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 ,包括了六个部分 。”孙中山纪念馆展览研究部卢立菊介绍,“新的展陈也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共展出文物藏品164件(套) ,其中40多件为首次展出 ,展出图片305幅 ,使用场景 、雕塑 、艺术品 、多媒体等表现形式32项 ,力求精益求精 ,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 、奋斗 的一生。”

维护后的嘉麟楼更加符合中山陵片区的建筑特点和风貌环境,实现了“质朴隽永、庄重典雅 、馆陵一体”的效果。 钟山风景区供图维护后 的嘉麟楼更加符合中山陵片区 的建筑特点和风貌环境,实现了“质朴隽永、庄重典雅 、馆陵一体” 的效果 。 钟山风景区供图

  “展览布局注重以人为本,一方面 ,孙中山 的‘原话’‘原声’‘原著’贯穿展览始终,时人及后人对他 的评价穿插其中,让观众对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看得见、记得住;另一方面 ,主展线与副展线互为补充 ,重大事件、重点内容重点设计、重点展示 ,让观众对孙中山的历史史迹和功绩印象更加深刻;此外,通过‘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形成多处互动空间,让观众潜移默化中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卢立菊说。

  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 ,要以孙中山纪念馆重新布展开放为新的起点 ,发挥好中山陵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功能与作用 。(完)

购彩

秦兵马俑新发现 :明确陶俑制作程序 甬道曾被挖开过******

  中新网西安1月12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2日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 ,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明确了陶俑 的制作程序,甬道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非常有力 的佐证。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 ,平面呈长方形 ,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2009年至2022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正式发掘 ,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 。

图为发掘区。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图为发掘区。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此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 ,陶马16匹 ;战车4乘、鼓2处 、鼓槌1处、漆盾1处 、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 、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 ,共计近千余件(组)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 ,俑坑的木质结构 是由地栿——立柱——枋木——棚木构成框架式结构 ,较其他陪葬坑由垫木——地板——立柱——厢板木——棚板木所构成 的厢椁式显得技术原始,兵马俑陪葬坑应该是陵园中修建较早 的一组陪葬坑 。

  通过考古发掘还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 、新认识 。在俑的等级与军阵方面,明确了特殊俑 的职能,初步厘清了军阵 的排列规律。在车属遗迹方面 ,清理出笼箙等遗迹 ,并判定其为车配置装纳杂物之器 ,并非马槽 。在武器装备方面,认为俑坑内的长兵器主要为铍与戟;短兵器分辨出两种青铜剑有等级上 的区别;远射兵器 ,解决了檠木 的使用问题 ;防护设备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指挥设备清理出鼓与鼓槌。

图为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区工作。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图为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区工作。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此外,通过考古发掘,认为俑的双臂单独制作,待陶俑躯干完全制作好后进行二次覆细泥 ,细部雕饰包括铠甲已完成后才粘接双臂,搞清楚了陶俑 的制作程序。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也有了新的突破 ,截至目前已修复陶俑约140余件 。

  申茂盛表示 ,此次考古发掘显示 ,甬道被人挖开过 ,推测有人利用甬道进入俑坑。能够利用甬道进入俑坑进行破坏的人 ,一定 是参与了俑坑修建 的人 ,联想投降项羽的秦兵,这些人在接受了项羽的指令来破坏 的话 ,一定 是轻车熟路,所以 ,甬道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一个非常有力 的佐证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地图